冷战之王:M107 和 M110 自行榴弹炮
美军自行火炮的发展
当第二次世界大战于1939年开始时,自行火炮仍处于起步阶段。美国陆军是这方面的先驱之一,认识到在快速战斗中为步兵和装甲部队提供火力支援的必要性。为了提供一种自行火炮,1940年6月,M1897 75毫米炮和M2A1 105毫米榴弹炮被改装到M3半履带底盘上,分别称为T12自行火炮和T19自行榴弹炮。这一临时措施从1941年到1944年在北非、欧洲和太平洋战场都投入了使用。
1942年,美国陆军军械部还开发了一种安装在M5轻型坦克底盘上的75毫米M2/M3榴弹炮。这种火炮的最大射程为8,687米,命名为M8自行榴弹炮。M8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广泛使用,战争结束前共制造了1,778辆。

基于M5 轻型坦克,M8自行榴弹炮为美国装甲部队提供直接火力支援
然而,半履带车的机动性有限,很快便开始努力开发全履带底盘的自行火炮。M2A1 105毫米榴弹炮同时被安装在M3和随后的M4坦克底盘上,诞生了105毫米自行榴弹炮M7。从1941年到1945年共生产了约3,600辆M7。首批M7于1941年在菲律宾服役,并且也装备了英国军队,在1942年10月的第二次阿拉曼战役中表现尤为出色。

M7自行榴弹炮进入英军服役时,因为它拥有一个像讲道坛一样的机枪手位置,沿袭英军“主教式”自行火炮的名字,英国人便给它起了“牧师”的绰号
从1943年开始,还开发了将105毫米榴弹炮安装在新型M24霞飞轻型坦克底盘上的方案,即M37自行榴弹炮。M37于1945年1月投入生产,但已来不及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原订单中的448辆中有336辆完成,并在朝鲜战争中使用,直到1953年从美国陆军退役。这种火炮由六名成员操作,最大射程为11,150米,证明是一种有效的武器,共制造了100辆,并在1944-45年在西欧和北欧服役,后来它被155毫米的M40自行火炮所取代。
美国陆军野战炮兵博物馆中展出的M37自行榴弹炮
M40将155毫米M1A1或M2榴弹炮安装在改装的M4A3坦克底盘上,配有HVSS水平弹簧平衡悬挂系统。由八名成员操作,其射程为23,500米,发射43.1公斤重的炮弹,并在朝鲜战争中服役。
M115 155毫米榴弹炮也被安装在M24底盘上,1945年6月该炮被命名为M41自行榴弹炮。在二战结束前共制造了85辆,同样参加了朝鲜战争。
美国陆军还开发了一种使用M115 203毫米榴弹炮的自行火炮,即M43,旨在取代M12,但在二战中只完成了24辆。其最大射程为16,800米,在朝鲜战争中被广泛使用。
在加利福尼亚州美国军事历史学会停放的M43
为了准备对日本的入侵,美国陆军在1945年开发了装备240毫米自行榴弹炮的T92和203毫米自行火炮的T93。这些车辆基于M26E3潘兴重型坦克底盘,但仅生产了5辆T92和2辆T93,日本投降后项目被取消。
美国陆军野战炮兵在师级和军级分别组织成独立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功。创新措施,如前向观察员的使用,特别是在装甲师中,使得野战炮兵能够有效地支持美军的快速推进。正如巴顿将军所说:“我不需要告诉你谁赢得了战争,你们知道是我们的炮兵。”
二战期间,美国陆军还开发了更重型的自行火炮。首先是将155毫米M1917和M1918榴弹炮(几乎是法国GPF式155毫米加农炮的复制品)改装到M3底盘上。原型T6自行火炮于1942年初进行了测试,并在同年9月投入生产,称为M12自行火炮
在朝鲜战争中,美国野战炮兵面临更多问题。由于转向和平时期的生产效率,火炮和弹药都不足。尽管如此,炮兵仍然有效支援了部队。朝鲜战争结束后,随着对未来可能作战战场的思考,人们意识到在二战中被证明非常有效的自行野战炮需要进行重大改变。
对未来战争的假想
在20世纪50年代初,底特律兵工厂召开了一系列名为“问号系列”的研讨会,以探讨新型装甲战斗车辆的激进想法。虽然讨论核动力坦克还属于科幻范畴,但对空运装甲战斗车辆的探索则更为现实。美国陆军的M53 155毫米自行榴弹炮和M55 203毫米自行火炮于1952年服役,基于M48坦克底盘,重达44吨,不适合空运。
一辆正在进行维护的M53 155毫米自行榴弹炮
1955年8月,提出了八种空运自行火炮的设计方案。这导致了105毫米和155毫米自行榴弹炮设计(T195和T196)的放弃,并促成了后来成为M108和M109火炮的发展。次年1月,批准开发了一系列175毫米、203毫米和155毫米口径的空运自行重型火炮。
华盛顿州的太平洋汽车和铸造公司(Pacific Car and Foundry Company)获得了合同,建造了六辆原型车:两辆175毫米火炮的T235,三辆203毫米火炮的T236和一辆155毫米火炮T145。这些车辆将由A01-628-3汽油发动机驱动,配备艾里逊XTG-410-2变速箱。1957年,又建造了两辆原型车,T119和T120。1959年,汽油发动机被底特律8V71T柴油发动机取代,与其他美军车辆保持一致。在这一时期,T145项目被放弃,转而支持M109,其他车辆的名称添加了E1的后缀。
1961年3月9日,T235E1和T236E1被接受,并标准化命名为M107 175毫米自行火炮和M110 203毫米自行榴弹炮。同年6月,太平洋汽车和铸造公司收到了这两种车辆的小批量生产合同。
第94野战炮兵团第2营的一辆M107在支援美国海军陆战队
两种车辆共用一个底盘,每侧有五个负重轮,配备了扭杆悬挂系统。它们重28吨,满足空运需求,公路最大速度可达56千米/小时。450马力的柴油发动机配有液压泵,用于转动炮架和装填弹药,也可用于挖掘后驻锄,尽管这可能会损坏液压驻锄油缸。底盘几乎没有任何装甲,只有13毫米的铝制装甲为驾驶员提供对抗破片和轻武器火力的保护。提供了凯夫拉装甲板用于战斗舱,但这些装甲板很少在战场上安装。
M110自行榴弹炮
1962年10月,美国陆军向富美实公司(FMC Corporation)授予了一份价值4300万美元的生产合同,用于制造M107和M110。1964年6月,第二份价值2700万美元的合同被授予位于宾夕法尼亚州的鲍恩-麦克劳林-约克公司(BMY)。
M110搭载了M1 203毫米榴弹炮,该炮服役于1940年,安装在与M107的175毫米M113火炮相同的M158炮架上。1962年,该火炮被重新命名为M2A2 203毫米榴弹炮,配备了更短的M115炮管。它可以发射多种弹药,包括M106高爆弹(HE)、改进型集束子母弹(ICM),以及M650高爆火箭助推弹(RAP)。该榴弹炮还能够发射化学弹药和W33核炮弹。M158炮架提供了左右各30度的旋转范围,最大仰角可达65度。该火炮需要一个13人的操作组,其中大多组员乘坐伴随火炮的M548运输车。
这是靶场上的一辆M110A1,照片拍摄于1978年12月。注意其遮篷和厚重的灰尘,这是服役中的M110常见的特征
最初的M110射程为16,800米,最大射速为每两分钟三发,持续射速仅为每两分钟一发。这种缓慢的射速是由于需要使用液压装填机处理重达90公斤以上的弹丸所致。通过手动装填可以提高射速,因为这不需要完全降低炮管,但这对操作人员来说体力消耗较大。
短炮管的M110在美国陆军国民警卫队中服役至80年代。这一幕拍摄于1975年9月,可以看到它与M114 155毫米榴弹炮一同开火
越南战争暴露了M110射程的不足,从1969年开始,更换了比原M1炮管长2.44米的M201炮管。这种新炮管具有更高的扭转率,从而增加了射程,1976年3月新的自行榴弹炮被命名为M110A1。这种改装需要为更长的炮管配备行军锁具,到1978年夏天,服役中的火炮已全部完成改装。然而,M110A1的发展并不成功,因为新的炮管产生了巨大的后坐力,导致射程人为受限,违背了改进的目的。为了能够承受更大的后坐力,将悬架锁定到位,M110A1 最初配备了10个带锁气缸,后来减少到8个。
这辆早期的M110E2原型车之一配备了更长的M201炮管,照片拍摄于1975年12月
为彻底解决这些问题并进一步增加射程,1978年使用了带有双气室炮口制退器的M201A1炮管。该型号被称为M110A2自行榴弹炮。1979年3月在堪萨斯州开始将M110A1改装为新型号。当时正在退役的M107自行火炮也被改装为新的M110A2。改装后的M110A2可以稳定地提供射程约29.1公里的火力支援。M110A2的生产和改装一直持续到1980年,此时美军共有1,023辆该型号火炮服役。
安装在M110A2的M201A1炮管上的双气室炮口制退器成为识别这种自行203毫米榴弹炮最终型号的显著外部特征
M107自行火炮
M107基本上与M110是同一辆车,只是将203毫米榴弹炮替换为175毫米的M113线膛炮,事实上,这两种武器可以在同一底盘上互换。M113线膛炮的炮管长60倍径,使M107成为冷战期间北约武器系统中最易识别的一种。安装在M107底盘上的火炮仰角可以达到+65度,俯角达到-2度,并且可以左右各旋转30度,总共60度。射速较慢,每分钟一发,炮弹的最大射程可达40公里。炮管寿命取决于装药量,早期的炮管使用3号全装药射击只能发射300发,但在其服役后期改进到700到1200发。
这张照片展示了英国陆军M107装备的M113炮身管的长度,拍摄于野战训练演习期间,旁边的美国陆军M60A1主战坦克正在进行清洗
M113火炮开发了两种弹药:一种是66.6公斤的M437高爆弹,另一种是带有15千吨当量核弹头的79公斤核弹,两者都使用M86推进剂发射。弹药的尺寸和重量以及用于发射的推进剂导致M107只能携带两发炮弹和总共13人操作组中的5人(车长、驾驶员、炮长、炮手、装填手),额外的弹药和其余8名组员则由M548弹药运输车携带。
M107在底特律兵工厂(与M110相同的工厂)、费城的富美实公司以及弗吉尼亚的鲍恩-麦克劳林-约克公司生产,生产时间为1965年至1980年5月。M107在越南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是美国陆军和海军陆战队唯一一次一同使用它参加实战。像M109和M110一样,M107也服役于多个北约军队,它还曾服役于以色列国防军并在两伊战争中使用。M107在20世纪80年代初退役,火炮被改装为M110A2。
M107于60年代末进入以色列服役,在1973年的第四次中东战争中投入使用。在以色列服役期间,M107被称为“Romach”或“Spear”(意为“长矛”)
冷战时期的自行火炮(1963-1991)
火炮确实应该是冷战期间的“战场之王”。M110和M107在越南战争中首次亮相,但这些火炮的设计目的是面对美国的冷战对手——苏联。到了60年代,北约和华约军队在德国中部平原对峙,积累了大量的火炮和火箭炮,能够投送大量常规、核和化学弹药。在整个冷战期间,欧洲的火力优势主要掌握在苏联手中。火炮在苏联的战略、战役和战术层面上都占据核心地位,并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证明了其价值。
冷战期间,核、化学和生物攻击的威胁一直是训练中的常见科目。照片中展示的是荷兰M110炮组成员穿着全套防护装备准备他们的榴弹炮
从60年代中期开始,苏联开始重新思考其军事战略,逐渐减少对战场核武器的依赖,并扩充其常规部队,这种趋势一直持续到80年代。1965年,苏联陆军有147个师;1974年增加到167个师;到1987年超过200个师(尽管其中许多不是前线全副武装的编制)。60年代初,大约三分之一的苏军战斗力量是炮兵单位。70年代和80年代,苏联的火炮系统的效能和数量都有所增长,包括常规火炮和越来越多的火箭炮。大部分火炮是自行火炮,炮击不仅作为支援手段,而且成为苏联联合作战成功的关键组成部分。
在60年代末和70年代,驻欧美军缺乏应对日益发展的苏军威胁的能力。至少美军已经放弃了为50年代设想的核战场设计的师级结构,采用了每师三个旅的新结构,每个旅通常有三个或四个营。每个师混合了装甲和步兵营,可以根据作战需要由师长灵活调配。新的战备重点是挑战华约的常规优势。这体现在对野战训练演习重要性的重新评估上。虽然这种趋势自60年代初就已显现,但在每年一次的“返德者”(REFORGER)演习中达到了顶峰,该演习于1969年首次举行。
冷战期间,伪装和保护炮兵单位是炮兵训练的重要部分,这张照片展示了1973年5月在德国演习中的一辆M110进行了伪装
为了展示美国对北约的持续承诺,“返德者”每年都会举行一次,需要从美国迅速转移至少一个师规模的部队到德国,进行一场野战训练演习,让这些部队与其他美军和北约部队对抗。在战时,该部队总部设在德克萨斯州的胡德堡,包括两个装甲师、一个机械化步兵师和一个装甲骑兵团。部署到德国时,会从比利时、荷兰和西德的预置物资仓库获取坦克和其他装备。
荷兰于1965年接收了第一辆M107,但从未在实战中使用过,这里展示的175毫米火炮的威力显而易见,它能够打击敌后深处的目标,甚至可以发射战术核弹
越南战争的结束使美国陆军感到幻灭和疲惫不堪。这种情绪在美国驻欧陆军中尤为明显,许多初级和中级军官对指挥官失去了信心。除了越南战争的结束和随后的征兵制度废除外,其他因素也促使美国陆军重新思考其理论。
这辆隶属于94野战炮兵团第2营的M110被拍摄于1969年11月,在越南顺化(Huế)附近的南希火力基地(Firebase Nancy)
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的教训以及美国陆军高层的变化,导致新志愿兵制度下的所有级别引入了严格的训练计划,并努力提高小单位的效能。70年代初还爆发了一场关于新作战理论的激烈争论。1976年7月,一份新的陆军作战手册发布,确立了积极防御的概念,并使美国陆军的理论与最重要的北约伙伴西德保持一致。
在欧洲,美国陆军将进行前沿防御,基于机动和集中火力来对抗苏联。火炮既用于摧毁敌方攻击部队,又提供有效的反炮兵火力,这对实现作战目标至关重要。到70年代末,备战重点开始转向在战场上击败华约。装甲部队及自行火炮支援部队根据“前沿防御”的概念部署在靠近德国内陆边境的位置,旨在迎接并摧毁涌入富尔达缺口的大批苏联装甲部队。
M107在冷战高峰期的60年代、70年代和80年代服役于多支北约部队,照片中的是一排荷兰的M107
然而,在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很明显,如果发生大规模苏联入侵,美国的作战计划是不充分的。它们没有足够的预备役部队和坦克来击败苏军的第二和第三梯队,最终只能寄托于核武器。
1982年,作战手册修订为强调进攻性机动和奇袭,旨在使苏军措手不及,便可在所谓的“纵深作战”理论下对其造成一系列打击。这一新兴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使用空中力量,包括战略和战术空袭,以攻击苏联的第二和第三梯队,并削弱其对抗美第七集团军的装甲和机械化步兵部队的能力。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新的装备,如M1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布雷德利战车和M270多管火箭系统(MLRS)。这种新的“空地一体战”理论设想在西德、东德和其他中欧和东欧国家甚至在苏联入侵部队的补给线上进行战斗并取得胜利。
驻欧美军的编制反映了这一变化,其炮兵单位适应了防御和进攻的双重角色。在两个主要编制(第五军和第七军)中的炮兵,补充了美军指挥官可用的空中力量,既能与进攻的华约部队交战并摧毁它们,又能关键性地打击敌方防线后方及德国内陆边境的目标,这就是所谓的“后续部队攻击”(FOFA)概念。到1989年,M109A2/A3和M110A2在装甲师和机械化师以及军级炮兵单位中被大量装备。
1985年1月,在中央守护者演习中,第3装甲师第40野战炮兵团第1营的一辆M110A2进入射击位置
第五军总部设在法兰克福,其装备如下:
- 第3装甲师:拥有72辆M109和9辆M270。
- 第8步兵师(机械化):同样拥有72辆M109和9辆M270。
- 第4步兵师(机械化):平时驻扎在科罗拉多州卡森堡,其预置物资仓库中有同第8步兵师相同数量的装备,即72辆M109和9辆M270。
- 第194装甲旅和第197步兵旅:各自在预置物资仓库中储备了24辆M109。
- 第11装甲骑兵团:覆盖富尔达缺口,配备了24辆M109。
- 第41野战炮兵旅:装备有28辆M110A2、24辆M109和33辆M270。
- 第42野战炮兵旅:装备有72辆M110A2和33辆M270。
第五军在战时总共可以部署312辆M109、100辆M110A2和93辆M270。
第七军总部设在斯图加特,其装备如下:
- 第1装甲师和第3步兵师(机械化):每个师拥有72辆M109和9辆M270。
- 第1步兵师(机械化):大部分装备存储在预置物资仓库中,同样有72辆M109和9辆M270。
- 第2装甲骑兵团:配备了24辆M109。
- 三个军级野战炮兵旅(第17、第72和第210野战炮兵旅):共拥有96辆M109、144辆M110A2和27辆M270。此外,还有18套MGM-52长毛战术地对地导弹系统。
中央集团军群中的这些美军部队也得到了补充,包括西德两个军的324辆M109A3G和114辆M110A2,以及牵引火炮,还有第1加拿大师的51辆M109。
mksport体育北约的北部集团军群由四个前线军组成:一个英国军、一个荷兰军、一个比利时军和一个西德军,加上位于美国本土的美国第二军作为预备队。指挥官可以调动火炮,其中大部分是自行火炮。M109被部署在师级炮兵团中,每个军有自己的M110A2,并且到冷战结束时,各军还组建了独立的M270炮兵旅。
- 英国第1军:两个皇家炮兵重型团中仍然使用M109,每个团分配给一个装甲师,而第三个重型团则装备M110,并在1989年逐步换装为M270。
- 皇家骑兵炮兵团:在冷战结束时,仍装备105毫米“阿伯特”105毫米自行榴弹炮。
美国炮兵成功适应了可能在欧洲与华约作战的需求变化。从60年代初到80年代末,北约逐渐放弃了依赖核报复来威慑苏联攻击的做法,发展了一种通过常规手段阻止并击败敌人的理论。火炮在此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并未完全被多管火箭系统或反坦克制导导弹所取代。
一辆第37野战炮兵团第6营的M110A2于1983年3月在韩国参加“团队精神”演习
海湾战争的绝唱
随着欧洲冷战的结束,美国陆军和海军陆战队发现自己置身于一个非常不同的战场,在这个战场上,自行火炮在联合作战部队中的作用变得尤为重要。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军队入侵科威特。48小时内,埃米尔逃亡,科威特武装部队要么投降,要么逃往沙特阿拉伯,而由美国领导的多国联盟则开始联合起来,要求伊拉克从萨达姆·侯赛因不久后宣布为“伊拉克第十九省”的地方撤军。这次入侵早已计划好,而科威特及其盟友却大多忽视了预警信号。当时,伊拉克拥有世界第四大军队,并且他们的士兵在刚刚结束两年的漫长而血腥的两伊战争中积累了战斗经验。
1990年11月,在沙特阿拉伯进行的“沙漠盾牌”行动中,第1海军陆战师第5海军陆战队第5营的一辆M110A2
在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之后,美国迅速向沙特阿拉伯增派了装甲部队和作战人员。到了1991年1月15日伊拉克军队撤离科威特的最后期限时,美军已经在该地区加强了第七军。除了坦克和布雷德利战车外,美军还部署了568门火炮(包括M109和M110A2)和132辆多管火箭系统。此外,美国还部署了第2和第5海军陆战远征部队以及第5海军陆战远征旅到海湾地区,这些部队拥有自己的M109和M110炮兵连。
美国海军陆战队(USMC)M110A2的行进视角
自行火炮在地面战争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场战争于1991年2月24日凌晨4点开始,并在100小时后以伊拉克军队的彻底失败而告终。这里有一个很好的例子:第1海军陆战师第11海军陆战团第2营是一个通用支援炮兵营,配备了一个M109A3和一个M110A2榴弹炮连,以及两个牵引式M198 155毫米榴弹炮连。在地面战役开始之前,海军陆战远征部队被命令迷惑和扰乱在科威特与沙特阿拉伯西南边界防御带内作战的伊拉克部队。
美国海军陆战队是M107和M110的重要用户。尽管最后一辆M107于1983年从美国海军陆战队退役,但M110继续服役,并在第一次海湾战争中参与了战斗。这张照片拍摄于1985年5月的加利福尼亚
该部队进行了任务分析,并决定炮兵突袭是完成任务的最佳方式。组织炮兵突袭是一项重大挑战,因为这通常是由空中突击部队执行的,而海军陆战队的炮手在和平时期没有练习过这种任务。显然,通用支援炮兵营是一个合理的选择,因为它比需要留在位置上的直接支援营更加灵活。
F/A-18、AV-8B和A-6E攻击机随时待命,以便在突袭部队遇到困难时提供支援,并在适当的时候与炮兵协调攻击特定目标。突袭部队需要重型设备运输卡车将M109A3和M110A1榴弹炮运送到靠近最终突袭集结区的位置。海军陆战队使用手持GPS,通过跟踪多达十六颗导航卫星,能够提供10米范围的位置精度,可以在黑暗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这是一张M110A2的后视图照片,展示了火炮处于最大仰角的状态,可以看到车辆后部的大型驻锄
1991年1月18日,突袭部队从位于萨法尼亚(Safaniya)以南30公里的营部位置移动到靠近卡拉山(Al Qaraah)的最终突袭集结区,大约位于科威特边境以南25公里处,突袭部队等待其第一次任务。五天后,他们接到指示,针对附近的伊拉克步兵旅指挥部进行打击。这是由一个M109A3连和一个M198连完成的,随后又对伊拉克警察局和信号情报站点进行了进一步的火力攻击任务,最后一次任务涉及两个伊拉克炮兵连。
2月10日,第11海军陆战团第2营被召回至营部集结区。这些突袭行动总体上达到了使伊拉克人士气低落并迷惑敌人的目的,为即将到来的地面攻击创造了良好条件。它们展示了牵引式和自行火炮单位作为单一营的一部分支持联合作战行动的有效性。
结论
M110A2在美国陆军中服役至90年代中期,而后继续在陆军国民警卫队中服役直到1996年。随后,M110A2被M270多管火箭系统取代,后者于1983年首次服役。远程火炮的概念在整个冷战期间一直是美军作战指令的核心,并在其他战场上展示了其价值。
M107于1983年从美国海军陆战队退役。照片中的是第七两栖旅的指挥官威廉·R·埃特纳将军(General William R. Etnyre)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发射第11海军陆战队第4营(隶属第一海军陆战师)的一辆M107的最后一发炮弹
传统的火炮,如M110和M107,是美国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发展的顶峰,现在已经让位于弹道导弹发射系统。最新的装备当然是M142自行火箭炮,通过诸如MGM-140型陆军战术导弹系统,提供了更精确且更具杀伤力的火力。
体育|西甲:巴萨胜埃尔切
当地时间12月18日,在2021-2022赛季西班牙足球甲级联赛第18轮比赛中,巴塞罗那队主场以3比2战胜埃尔切队。↑ 巴塞罗那队球员阿布德(前)在比赛中传球。↑ 巴塞罗那队主教练哈维在比赛中。↑ 巴塞罗那队球员尼科·冈萨雷斯(右一)在比赛中庆祝进球。↑ 巴塞罗那队球员布斯克茨(左)与埃尔切队球员...